查看原文
其他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言之有范 言之有范 2023-04-03


今日看点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言之有范的小编们即使宅在家中,也没有停止学习。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艺术学、社会学领域书籍的读书分享。包括《艺术哲学》《中国文化要义》《艺术管理》《老龄化》《大国大城: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与平衡》这五本书,希望读者们也能有所收获。





 《艺术哲学》

【法】伊波利特·丹纳

分享人:路俊迪





一、书籍简介


1.作者简介


(1)“为思想而生活”的人


1828年,丹纳出生于一个律师家庭。自幼博闻强记,老师预言他是“为思想而生活”的人。他的一生,不管是担任教员还是中学老师,都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思想。


(2)“批评家心目中的拿破仑”


有位英国批评家说:“丹纳的作品好比一幅图画,历史就是镶嵌这幅图画的框子。”丹纳是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史学家,是历史文化学派的奠基者和领袖人物,并被誉为“批评家心中的拿破仑”,代表作有《评论集》《评论续集》《评论后集》等。


(3)实证主义者


丹纳受到达尔文进化论、黑格尔哲学和孔德哲学的影响,将实证主义与科学观察引入人文社会主义科学,因此,其文艺理论带有鲜明的实证主义特色。


2.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五编,从艺术的本质入手,列举了古希腊、中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16世纪的法国、17世纪荷兰的艺术文艺史实,实际涵盖了西方大部分的艺术发展史,分析其特征、原因与分期,而后从艺术理想与艺术的特征分析出艺术的价值评判。


3.全书框架



4.核心观点


“三因素”说:种族、时代、环境。具体而言,在本书中,丹纳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的意大利绘画、尼德兰绘画与古希腊雕塑为例,以艺术发展为主线,强调“三因素说”,并指出,种族是“内部动力”,环境是“外部压力”,时代是“后天动力”。


艺术批评的三种尺度:艺术品表现事物特征的重要程度、有益程度与集中程度。


二、阅读体会


1.个人评价


优点


(1)研究方法:“不提出公式,而只接触事实”,即不采用传统的“下定义”式的方式,而是采用解释和描述的方法来对艺术这个复杂体加以研究。


(2)叙述内容:十分丰富,从种族、时代、环境的整体入手,分析作品所包含的意义。其中,插图珍藏本分图本与文本两卷,图本共精选五百二十二幅作品照片,其中彩图四百八十四幅,全部由老一辈摄影家,八十高龄的陈渊先生精心翻拍而成。


(3)可读性:白话叙述,趣味性强,通俗易懂。


不足之处


(1)上层建筑触及颇多,却忽视了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础。


傅雷在译者序中说:“他虽竭力挖掘精神文化的构成因素,但所揭露的时代与环境,只限于思想感情、道德宗教、政治法律、风俗人情,宗旨是一切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他没有直接触到社会的基础。”


(2)立论带有狭义和偏激。


站在当代的角度看,他的立论具有文艺复兴至19世纪传统的再现理论和现实主义文艺批评的全部优点,但是在“艺术与模仿”方面带有偏狭,忽视了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


2.对比分析


纵向梳理——艺术哲学


在整个艺术发展史中,关于艺术哲学的观点很多。从宏观来看,有代表性的包括谢林、黑格尔和丹纳。


谢林最早提出“艺术哲学”这一概念,谢林的哲学是同一的哲学,以理智直观去把握事物,而“哲学的工具总论和整个大厦的拱顶石乃是艺术哲学。”在谢林看来,人只有通过艺术才能把握世界的本原。


黑格尔认为:美学即艺术哲学。黑格尔融合从康德到谢林的美学观点,提出了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说,使得德国古典美学吸收了经验美学与理性美学之所长,而不断完善自成一家。


丹纳认为:实证主义的艺术哲学。丹纳继承了黑格尔的思想,融合自己的研究发展成为“三要素说”,在丹纳这里,艺术哲学由形而上走向形而下。


横向对比——VS《艺术的故事》


《艺术的故事》由英国艺术史学家贡布里希写成,被誉为“艺术史上的圣经”。本书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20世纪前半叶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对比《艺术的故事》与《艺术哲学》,可以发现二者的异同之处。


相同之处:二者都由观点性论述与艺术史的梳理两个部分组成,在观点的输出上,都讲到了艺术的本质与艺术的价值;二者在叙述上都用了“图像证史”的方法,各有几百幅图片佐证历史的描述。


不同之处:在内容构成方面,《艺术哲学》是第一编、第五编讲观点,第二、三、四编讲艺术史,在艺术史的叙述中,注重实证,从种族、时代、环境的分析中,找出反映此的代表性作品;《艺术的故事》则融观点于平实的语言之中,将每个世纪最有代表性的地区性特色艺术予以叙述,更具有故事趣味性。


3.个人思考


(1)时至今日,“三要素说”是否依旧符合艺术作品的鉴赏要求?


在丹纳的《艺术哲学》中,种族具有遗传特性,是决定艺术作品独特性的内在力量,例如古希腊人,受到既有的种族影响,他们喜欢表现壮健的人体,生命的丰满与颤动。但是在当今种族界限愈来愈模糊的今天,不如说是荣格“集体无意识”的影响更为合理。丹纳所说的“时代”,并不是“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的时代,而是既包括“环境”因素,也包括民族和时代的思想感情、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等因素,泰纳将其称之为‘精神的气候’”。也就是说,“时代”与“环境”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而在思想自由民主,网络通讯十分发达的当代,或许“环境”的因素在逐渐减弱。


(2)世上所有的客观,到底包含了多少主观?


丹纳在谈到艺术品价值的时候,认为一件艺术品的价值,取决于它是否能表现主要特征,而在评价的时候,“各人从中辨别出一个鲜明的特征;各人对事物构成一个独特的观念”。在此情况下,“后世所下的最后的判断,先是与艺术家同时的人联合起来予以评价”。然而,如果置身于那种情境之下,比如,一个有名望的艺术家率先表明此作品“绝无仅有”,而后,“沉默的螺旋”与“意见领袖”共同发挥作用,还能够保证这评价的客观吗?即使有后人继续佐证,难保不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理解”,人天生就会在潜意识里自动做出选择,而且会选择“看上去更简单、更正确”的那条路。这样说来,评论家所感受到的“主要特征”不一定是最正确最显著的,由此看来,所谓的客观是否也掺杂着大量的主观呢?




《中国文化要义》

作者:梁漱溟

分享人:隋缘





一、书籍简介


《中国文化要义》是梁漱溟先生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的经典作品。整本书都是提出问题,大量引用书籍、和他人的观点为文章做论证。并对中西方的文化、制度、宗教等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定义了文化,并从集团(集体)生活的角度对比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


本书首先在第一、二章分析了中国文化的特征,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在第四章提出了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而是以家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进而在第五章提出了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的社会,家庭成为了中国人民日生活中的最重要部分,由此衍生了中国式伦理本位社会、家国观念、社会制度等。并在第六章讲中西方的宗教的不同,提出宗教问题是中西文化的分水岭。中国没有西方类型的宗教,而是以伦理代替了宗教的功用,并经济、政治、宗教都有巨大的影响。从伦理本位社会的来源,中国文化的儒学文化进而在第七章提出了理性是人类的特征。理性是源于思想和说话,西洋偏长于理智而短于理性,中国偏长于理性而短于理智。进而在第十二章提出了中国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早熟,早熟之处就在于在孔子时代就已经强调了内在理性。


二、个人感悟


浅读《中国文化要义》,可以对中国一直以来的的社会状态有更深入的了解。不仅可以解决现存的我们对中国社会中产生的种种现象和所产生的困惑,也可以从更严谨的论证角度去解答中国文化问题。梁先生在书中提到“中国文化之相形见绌,中国文化因外来文化之影响而起变化,以致根本动摇,皆只是最近一百余年之事而已。”而我们的邻国日本,仅仅是几十年的时间从大中华文化圈就已然走入了西方文化圈,接受西方理性、文明的浸染。作为大中华文化圈中心国,文化根基与底蕴都相当深厚。


正是恰如梁先生之前所说的中国文化动摇,我们不得不思考,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所受到的波及和影响到底有多大。中国长久以来所信仰的、遵循的着儒家文化、伦理纲常、道德公德几乎是一直处于减弱和式微的状态。关于中国的民族精神、怀抱天下的理性观念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如果可以呼吁,我相信梁先生在现代依然会呼吁中国社会的本源来自于伦理社会中的理性精神。面对未来时代,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必然是特殊的存在,而过往的历史如果不能成为未来积淀,那所有的一切都要打翻重来。


文化产品作为现代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中西方文化的交叉和西方文化浸润的背景下,怎么才能去汲取传统的理性力量?文化产业是不是应该也有信仰?这信仰又应当从何而来?


借梁先生的话:“就在儒家领导之下,二千多年间,中国人养成一种社会风尚,或民族精神,除最近数十年浸浸澌灭,今已不易得见外,过去中国人的生存,及其民族生命之开拓,胥赖于此。这种精神,分析言之,约有两点:一为向上之心强,一为相与之情厚。我想,未来的我们也不能丧失这向上且厚的民族精神。




艺术管理(第三版)

作者:谢大京

分享人:洪宇





一、书籍、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谢大京,经济学教授,原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主席,是中国最早、最知名的艺术管理学学者之一。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创始人,曾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以及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系主任。


内容简介:本书出版于2016年8月,共十五章,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到六章,主要以艺术管理的宏观制度构架研究为主,介绍了发达国家各具特点的艺术管理模式,我国文化体制的形成与演变历程,对近些年正在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梳理,重点讨论了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提出了改善审查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成立文化艺术理事会等意见建议,讨论了关于国有艺术院团产权变革的思路和启示。第二部分以艺术管理的运行研究为主,从演艺团体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如何成为一名的合格的领导者,演艺团体的运行模式、商业模式、舞台管理模式、产业化模式、投融资模式,文化艺术类基金会的角色讨论等。同时本书在每个章节均附有案例分析和拓展训练,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章节内容并引发思考。


二、阅读感悟


关于审查制度的思考。本书前半部分讨论的核心问题政府如何通过合理的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来促进演艺业的发展。最近随着奥斯卡奖项公布,关于中国电影的审查制度问题又成为了舆论热点之一。其实不管是电影产业也好,戏剧产业也好,审查制度还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毕竟人口众多,文化层次水平层次不齐,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不同。在涉及到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时,要充分考虑文化艺术项目的特殊性,对其造成的社会影响要有判断和预见性。审查制度不代表限制创作自由,不能偏激的认为审查制度限制了艺术的发展。但是谁来审查,审查的标准和制度是可以不断细化和完善的。针对不同的艺术门类,尊重其独有的艺术发展规律和特点,设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专业审查机构,而不是简单的“一棍子打死”,将是更加合理的做法。


此外,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前些天发布了《致全国演艺同仁倡议书》(以下简称《倡议书》)。《倡议书》中明确指出,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近期在会员范围内进行了抽样调查,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1月至3月,全国已取消或延期的演出近2万场,直接票房损失已超过20亿元,而疫情结束后也还将面临一段时间的逐步恢复期。2月8日,文旅部下发通知,暂退部分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支持旅行社应对经营困难。这一系列的消息提醒我们即将面对非常艰难的时间。同时可以预见的是,疫情过后的一段时间,将会有大量的关于疫情的艺术作品创作出来,比如说在抗击疫情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事迹作品。对这些作品的创作如何引导、审查如何把握,也是下一步该重点研究的工作之一。


关于资金问题的思考。资金短缺是限制演艺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同时缺少会策划项目、可以合理分配资金,懂艺术懂管理懂市场的人才也是当前的严峻问题。艺术的发展规律极为复杂,不同的艺术品种、艺术门类、演出计划,都会造成不同的艺术成本和资金需求。因此一个文化艺术项目,在讨论缺少资金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资金支出的合理化,在艺术创作、宣传、推广等各个环节在使用资金时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注重对高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艺术产业的发展打好基础。 




《老龄化》

作者:【美】哈瑞·穆迪、詹妮弗·萨瑟

分享人:丁岚





一、书籍简介


《老龄化》是美国老年学权威教材,作者是哈瑞·穆迪和詹妮弗·萨瑟。哈瑞·穆迪是美国老年学专家,曾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等多所院校,担任美国退休人员协会、学者之路等老龄化组织的领袖,出版过多部老年学著作。詹妮弗·萨瑟是俄勒冈州玛丽赫斯特大学的人文学院主任,拥有丰富的老年学项目经验。


本书在二位作者宽广的理论视野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融汇了生物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领域,全书根据老年学重点问题分为三大篇章、十二项议题(如图)。作者将这些议题描述为“争议”,是因为该书尽力避免“一家之言”的偏狭,而是引用大量阅读资料,展现学界对于老年学热点问题的诸多“正反”观点,启发读者解决老年问题必须基于现实地运用思辨思维,给予读者更多思考空间。



二、阅读感悟


“老年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项世界性议题,也是中国社会未来50年必须要面对的问题。随着我国60岁以上人口比例的增加,中国实际已然进入“老年社会”,相较于西方发达社会,我们面临的也许会是一个“未富先老”的复杂型老龄社会。然而面对如此重大的社会变革,当下无论学界亦或媒体都没有给予程度相当的关注,这点尤其值得重视。


《老龄化》一书运用多学科融合的方法对“老年”给予了重新的认识,书中一开始就引入了“脱离理论”和“活跃理论”这两种关于老年学的相对立的基础理论。实际上,作者更多采用“活跃理论”作为贯穿了全书的精神核心,正如该理论拥护者波伏娃所说:“无论老年还是人生其他阶段,只有代表新目标的持续活动才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意义。”书中随后提出的有关“积极老龄化”、“生产性老龄化”等观点都是在此基础上探寻“老年生命的意义”以及如何让老年人作为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本发挥其创造性作用。


人生是连续而复杂的,老年是多样性的。


相较于传统的“人生三段论”,“生命历程理论”则更好地说明老年——老年阶段并非单纯的人生一个阶段,而是之前全部经历的一种总和。因此老年的显著特征是“多样性”。对于这种“多样性”的最直接理解是我们甚至不能恰当地用“老年人”作为一个类群的分类,因为“阶层、职业、收入等差异远远大于年龄的差异,其中最明显的是“经济属性”至关重要,且在人生每个阶段都如是。


老年可以具有非凡的创造力。


老年人的多样性体现在生活各个方面,包括“智力”和“创造力”的不同。很多人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创造力会减少,实际上人的智力包含“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前者指的是用来应对新任务、应对突发问题时提出创造性解决方案的能力,后者是反映人类的经验和社会化的作用。不可否认机体的老化会影响老年人的行动,然而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老年创造力:一方面,与流体智力关系紧密的老年人的智力和创造力可以经历后天训练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很显然,年龄的增长必然也可以使得经验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晶体智力获得提升。因此不能认为老年就必定等同丧失创造力,诸如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职业反而在老年达到自己的人生创作巅峰,老年伦勃朗的画法更加松散,更加关注笔下人物的内心世界,莫奈70岁以后深居简出,创作出传世名座《睡莲》。


老年“具有意义”。


“老年有意义吗?”是该书首先提出的一个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是解决诸多老龄化问题的原点所在。无论是“典型老化”“成功老龄化”“积极老龄化”还是“生产性老龄化”等观点其实都旨向老年人应在晚年寻找生命的意义。


书中虽然就“老年人是否要继续参与社会活动”引用了学者们的不同观点,然而在“以积极态度面对人生”上却几乎存在一致性共识,可以说,体味老龄化和拥有健康对老年人具有同样的意义——“不论是在社会上发挥余热,还是躲进小楼成一统,人最终的成功,应是智慧、经验、人生领悟这些珍贵的生命礼物”。




《大国大城: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与平衡》

 作者:陆铭

分享人:李渊





一、书籍简介


《大国大城: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与平衡》是一部面向大众的普及性学术著作,作者陆铭是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曾担任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咨询专家,参加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合作研究课题,主要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学、城乡和区域发展、社会经济学,代表作品包括《中国的大国发展之道──来自经济学的声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市场整合与工业集聚》。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城市化进程中的相关问题,从全球视角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诊脉,并提出了许多颇有见解的解决“大城市病”的举措和路径。作者提出,城市只有在聚集中经济发展才能走向均衡,进而才能充分发挥出大国的国家竞争力,最终提升全体人民的公共利益。全书共分为上下两部分,共九个章节。上篇“大国难题”共有四章,分别是中国经济的欧洲化、在集聚中走向平衡、打破大国发展的“不可能三角”、警惕“扭曲之手”。开篇从欧元区危机的问题讲起,接着通过三章内容,纠正公众对于空间和城市化的误解,展开阐述了“在集聚中达到平衡“、自由流动的意义、打破“不可能三角”等概念,集中论述了当前城市化发展中的问题。下篇“大城之解”主要论述城市化问题的可解决性和解决方法,包括大城市不死、全球视野下的大城市、城市化之辩、城市社会分割之困、向“城市病”宣战五个章节。下篇作者站在全球视角分析大城市的特征和趋势,并以一些城市作为案例说明了“分割之困”的观点,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化水平的路径和方法。


二、阅读感悟


整本书论述深入浅出,宏观视角与具体案例相结合,论证严肃的同时也不乏可读性,书中很多观点值得细细思考。读完整本书,我对当前的城市化有了新的认知。随着城市规模扩大,社会治理成本不断上升,带来资本、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不断提高,也出现了污染、拥堵等问题。我们国家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发展水平,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很大,各项制度保障还有待完善。


目前的大城市还有充足的空间通过改革释放活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解决“大城市病”不是单纯通过行政手段来堵,而需要让市场本身充分发挥对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的调节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下棘手的社会问题。政府的功能不是与市场博弈,而是在市场失语的地方,布局科学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出台更为公平政策措施。这本书对国家发展、区域规划、个人职业生涯选择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过去的经验总结得非常深刻,但是由于当前各地城市化发展水平相差较大,仅参考其他国家的经验作出类比推理,说服力还有待增强,需要结合城市发展实际进行进一步探讨和分析。




END



责   编 | 李姝婧

美   编 | 常天恺


推荐阅读



第二次读书汇报活动来了,疫情之下适合读哪些书?

这是我们的假期增值计划,你值得一看!

书以长才,读之怡情:假期的增值计划

读书使人明智,珍惜春光,一起享受读书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